Page 221 - 2024
P. 221

从参与者使⽤社交媒体的情况来看,在上课⽇,平均每天使⽤1-2小时的学⽣占⼤多数,达
             82 ⼈。其次是使⽤3 - 4小时(64⼈)和30分钟 - 1小时(54⼈)的学⽣。值得注意的是,
             仅有2名学⽣在上课⽇平均每天使⽤社交媒体超过8小时。相⽐之下,在⾮上课⽇,多数学

             ⽣(67⼈)平均每天使⽤3-4小时社交媒体,其次是1 - 2小时(50⼈)和5-6小时(48⼈)。
             同时,也有18 名学⽣每天使⽤社交媒体超过8小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1.在上课⽇,学⽣可能更多地利⽤社交媒体进⾏学习、交流等⽬的性活动,而⾮单纯的娱

             乐。这类⽤途通常需要的使⽤时间相对较短。而在⾮上课⽇,他们有更多⾃由时间,可以
             将社交媒体⽤于娱乐、休闲等⽅⾯,使⽤时⻓相对更⻓;
             2.社交媒体作为学习和社交的⼯具,其使⽤时⻓普遍低于上⽹浏览等娱乐活动。因此,学
             ⽣的社交媒体使⽤量小于总体互联⽹使⽤量;
             3.在上课⽇,学⽣呆在学校的时间⽐较⻓,⾄少占9小时,而学校有限制学⽣在上课时使⽤

             社交媒体的相关政策。这也可能导致上课⽇学⽣的社交媒体使⽤时⻓较短。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参与者在上课⽇和⾮上课⽇使⽤社交媒体

             的差异。学⽣上课⽇使⽤社交媒体的较短时⻓、社交媒体使⽤的主要⽬的性,以及受学校
             管控政策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学⽣的社交媒体使⽤量低于总体互联⽹使⽤量。学⽣的屏幕
             使⽤⾏为具有多⽅⾯的影响,既可能产⽣积极的作⽤,也可能带来⼀些负⾯后果。这为后
             续探讨学⽣屏幕使⽤⾏为与⾝⼼健康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未来的探究有必要进⼀步
             深⼊探究其与⾝⼼健康的具体关系,为学校和家⻓提供针对性的⼲预建议。

















             调查结果显⽰,有51.03%的参与者(124⼈)将使⽤互联⽹的主要⽬的归结为社交媒体。此次

             专题探究发现,对于⻘少年而⾔,使⽤社交媒体已成为⽇常活动,超半数学⽣将其作为主
             要的上⽹⽬的。这种社交⽹络活动不仅有助于他们提⾼沟通技巧和满⾜共同兴趣,也为他
             们与学校同学、社交圈以及技术技能等⽅⾯提供了交流机会。这表明社交媒体在满⾜学⽣
             ⼈际交往、情感表达等需求⽅⾯发挥着重要作⽤。通过在社交⽹络上的⽇常互动,⻘少年
             能够与同龄⼈和家⼈保持密切联系。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他们拓展新的⼈际交往⽹络,跨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