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2024
P. 223
通过对数据进⾏双变量相关性(⽪尔森相关系数)分析,我们发现参与者的互联⽹使⽤问卷
总分与其互联⽹使⽤时⻓呈显著正相关(p< . )。这表明,学⽣的互联⽹使⽤时间越⻓,
其⽹络成瘾倾向就越明显。这⼀发现提⽰,学⽣⻓时间使⽤互联⽹,可能会增加其出现⽹
络成瘾问题的⻛险。《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册》(DSM-V)对成瘾(“使⽤障碍”)有⼀个⾮
常具体的定义,通常⽤于评估物质使⽤障碍,其典型表现包括:耐受性、渴望、戒断、消
耗量超出预期、尝试停⽌使⽤不成功、尽管知道负⾯后果而使⽤、因使⽤而放弃重要活
动、反复使⽤导致⽆法履⾏⻆⾊义务、反复使⽤导致⾝体危险情况以及尽管如此仍继续使
⽤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Xuet al.,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学⽣而⾔,使⽤社交媒
体已融⼊⽇常⽣活,成为常规活动。社交媒体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我、维系⼈际关系
的平台,也让他们能与同龄⼈、学校同窗以及更⼴阔的社交圈保持联系、分享共同兴趣。
从正向积极的⽅⾯去分析,通过⽇常⽹络互动,⻘少年得以培养沟通技能,拓展⼈际交往
圈,跨越社区边界分享想法和内容,从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持感知,对⾝⼼健康产
⽣积极影响。但另⼀⽅⾯,过度沉溺于⽹络也可能导致⼀系列负⾯影响,如⽹络成瘾、⼈
际交往缺失、注意⼒分散等,不利于⾝⼼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引导学⽣年树⽴良好的
⽹络使⽤习惯,实现社交媒体的合理使⽤,从而最⼤限度发挥其积极作⽤,避免潜在的不
利影响。
数据分析结果显⽰,参与者在卑尔根社交媒体成瘾量表 (BSMAS) 的总分与其使⽤社交媒
体的时⻓呈显著正相关 (p< . )。这表明,学⽣使⽤社交媒体的时间越⻓,其社交媒体成
瘾倾向就越明显。出现成瘾倾向可能与⻘少年的⼤脑发育的特点有关。研究发现,⻘少年
时期,奖励系统 (Reward system) 迅速发展,而负责认知控制相关的前额叶相对迟滞的发
展有关。发展速度的差异造成⽹络游戏成瘾在内的各种成瘾问题⾼发的重要原因 (朱理欣等
⼈, 2023)。当互联⽹以及社交媒体的使⽤激活奖励系统,使伏隔核调解腹侧被盖区多巴胺
的释放,导致学⽣会在使⽤互联⽹以及社交媒体时感到愉悦,产⽣对屏幕使⽤的渴望。这
可能导致学⽣寻求屏幕使⽤后的“奖励”却因控制能⼒较差而导致⽆法抑制欲望而成瘾。
因此,学校和家⻓需要重视学⽣的屏幕使⽤⾏为,引导他们建⽴合理的上⽹习惯,合理控
制使⽤时⻓,防范⽹络成瘾等问题的发⽣。同时,也要⾼度关注个别存在成瘾倾向的学
⽣,为他们提供及时的⼼理疏导和⾏为⼲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我管控能⼒。研究发
现,健⾝与运动可能改变中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回路以及情绪评估相关的多巴胺回路,
形成取代⽹络使⽤冲动的奖励机制 (Li et al., )。而施家如等⼈ 2023 年的⽂献回顾中
指出,多数研究显⽰⽹络成瘾相关⾏为在规律的健⾝运动下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只有通过
这种针对性的⼲预措施,才能最⼤限度地降低学⽣⻓时间使⽤互联⽹带来的⾝⼼健康隐
患,促进他们的健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