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2024
P. 225
统效率产⽣负⾯影响。这种认知能⼒下降,不仅会影响学⽣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导致其在
⽇常⽣活中出现前瞻性和回顾性记忆⽅⾯的障碍,给⾝⼼健康带来潜在隐患。鉴于过度使
⽤屏幕设备可能带来的认知功能损害,学校和家⻓应该注重引导学⽣建⽴良好的屏幕使⽤
习惯,合理控制使⽤时⻓,并培养其⾃我调控能⼒,以促进认知功能的健康发展。只有这
样,才能最⼤限度地避免过度使⽤屏幕设备对学⽣⾝⼼健康的不利影响。
在焦虑⽅⾯,有研究指出,持续的通知加剧了错失焦虑症 (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这似乎给⼈们⼀直在线带来了巨⼤的压⼒。研究发现,如果⽆法及时回复短讯信
息,⼈们就会感到压⼒、担⼼、困扰、不知所措和内疚,因为他们担⼼错过新的内容、⽂
本或材料。因此,每当他们获取消息的⽅式受到限制时,他们就会⾯临很⼤的焦虑
(Nakshine et al., )。而在抑郁⽅⾯,Nakshine 与其团队也指出,睡眠不⾜是⻘少年
使⽤夜间屏幕与抑郁症状和⾃杀念头之间的中介因素。这是因为睡眠障碍症状出现在抑郁
症和⾃杀念头症状之前。因此,他们更进⼀步指出,对智能⼿机的依赖、频繁发短信以及
对收不到回复信息的⻓期恐惧 (尤其是在睡前) 可能与情绪波动、⾃杀念头和⾃残有关。
⻘春期早期的⼥性⽐男性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更多时间,因此遭受⽹络欺凌的⻛险
更⾼,并经历有害的⼼理健康问题。上述情况被证明与最近的流⾏病学趋势⼀致表明,尤
其是年轻⼥性,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残倾向和⾃杀念头。在压⼒⽅⾯,那些倾向于
花更多时间上⽹的⼈,由于需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精神负担更⼤,压⼒更⼤,睡眠质量和
数量相对较差,所有这些都与健康状况恶化有关 (Appel et al., )。对⽐⾮上课⽇,上
课⽇时学⽣压⼒较⼤,研究发现 (姚宇等⼈, 2022),有关学业的压⼒性⽣活事件能显著正
向预测⻘少年两年的⽹络成瘾。这是因为当学⽣⾯对学业上的压⼒却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时,有可能通过使⽤⽹络来释放压⼒,从而增加了上课⽇的屏幕使⽤时间。同时,学⽣有
可能为了缓解压⼒而在上课⽇时使⽤社交媒体。然而,社交媒体可以通过社会⽐较影响⻘
少年的⾃我观念,从而导致抑郁和焦虑 (Abi-Jaoude et al., ; McCarthy & Morina,
)。以此可得出“使⽤社交媒体缓解压⼒”有可能是学⽣认知冲突的结果这⼀⻅解。因
此,上课⽇时学⽣社交媒体的使⽤应受到控制,避免以上⼼理问题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