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B 陈佳睿 负责报道
感谢摄影组提供照片
8月10日的自主学习日,本校有幸邀请拉曼大学(UTAR)预科班化学与数学科讲师林志祥老师为高二学生主讲“化学师,拯救还是摧毁?(Chemist, to save or to destroy?)”讲座。
讲座上,林老师提到有朋友曾经问他,身为化学师,是否会制作炸弹,并告诉他制作炸弹可以获利。林老师则拒绝透过制作炸弹来牟利,并表示化学师应当支持正义,遵循良知。紧接着,他开始叙述两位科学家的故事。
讲师与学生们合照
第一位是哈伯(Fritz Haber)。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类的粮食供给一直受限于有限的天然氮肥产量。后来,哈伯成功发明了合成氨技术(后被命名为“哈伯法”),解决了粮食问题。殊不知在一战时期,哈伯法被德军广泛用于生产炸药,同时哈伯本身还致力于研发毒气。这使得他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饱受争议。
第二位则是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41年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1945年,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原子弹,导致死伤惨重。而这两颗原子弹,正是在由奥本海默主导的曼哈顿计划下制造出来的。多年后,奥本海默回忆表示:“如今我已成为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这两位科学家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化学的双面性,有人说他们是魔鬼;有人觉得没有他们,战争就无法早点结束;林老师则让同学们自己思考,这两位科学家究竟是拯救者还是毁灭者。而在大合照后,此讲座也就正式落幕。
讲师与学生们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