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真(5)杨苑莙 负责报道

为了让初三声提前了解华文文学,教务处于2023年11月23日下午1时至2时半在本校讲堂安排了一场华文文学导读会,主讲人为华文科的廖净航老师和邓凯柔老师。

首先,邓老师分享了第一篇文学作品《哑了的三角琴》。这是一篇以音乐为线索,表达人对音乐的追求。对主角来说音乐就是生活中的善与美,失去音乐宛如失去了灵魂。主角激烈反抗试图夺回三角琴但是失败了。这告诉我们反抗不一定要硬碰硬造成两败俱伤,也可以使用别的方法来反抗成功。廖老师表示文学不是远离风花雪月,是分享现实人生的黑暗与不堪。

学哥学姐们制作的影片

接着,邓老师分享了第二篇文学作品《孔乙己》。这是一篇用“外表”强调“身份”的悲剧故事。孔乙己穿着破烂不堪象征读书人的长衫,却被所有人嘲笑考不到秀才还偷东西。孔乙己把自己生活成一个悲剧,没有人关心他,他只能一个人孤独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孔乙己

廖老师提到我们读别人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自己并非孤独。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先找出主题和人物形象。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只要掌握了核心,就能看清作品整体的脉络。此外,每一个被设计出来的人物都是为了表现出某种特质。廖老师强调,只要认真仔细地看完某个文学作品,就一定能够看出人物的形象。廖老师总结道,文学就是现实,读文学可以让我们吸取文中人物的教训,不和他们成为一类人。虽然这个世界很黑暗,但总有人在制造光明,把自己或成光,在有限里活出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