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理A 詹汶翰,高二纯商A 古琦 联合报道
坤成中学于2021年12月4日上午十时至中午十二时正举办了第三届“晓声文学奖”线上颁奖典礼。一共300位师生出席,共赴文学盛宴。
此次文学奖有幸邀请三位嘉宾前来担任评审,他们分别是郑羽伦老师、李宣春老师和王修捷老师。颁奖典礼由邓凯柔老师主持,高丽萍副校长受邀致辞。高副校长点出了人人都应有敏锐的心,才能培养出感情丰沛的灵魂与心灵。文学与写作如影相伴,生活才不会寂寞,才会精彩有趣。
紧接着,就由林菁绫老师点评生活随笔的作品。林老师提到,生活随笔是在2019年第二届的“晓声文学奖”才开始加入的组别,而来到今年,共收录了超过330份作品,这令林老师感到十分惊喜以及欣慰,因为这代表着学生们在文学创作上的突破跃进以及勇于尝试,开始愿意将自己的生活经过传递及分享给其他人。林老师也表示,文学创作是对生命的审美体验,仔细观察后把外在的源泉,通过自己的内化,用文字描写出来。林老师劝勉同学们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应勇于尝试。
(林菁绫老师点评生活随笔优秀作品)
接下来则由郑羽伦老师和谢瑞恩老师负责新诗组的点评。两位老师分别列出了高初中组的优缺点,以帮助学生们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并从中学习。
在初中组的新诗作品方面,郑老师夸赞说作品的完整度极高且富有创意,文字运用方面精准,以及唯美氛围的营造也是成功的,唯独内容深度方面则有待加强。谢瑞恩老师则提出了初中新诗作品的缺点,其中包括题材欠缺巧思,追求不必要的工整以及题目的安排不够吸睛。谢老师又再次强调,新诗不能一味追求模仿古人的诗词格律,应自由安排韵律语感,才能更加精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特点。
高中新诗作品方面,谢瑞恩老师感叹道或许是高中课业繁忙的缘故,高中组的作品竟比初中组稍显逊色,但是也有可圈可点的作品。其中,谢老师就着几部作品进行了点评,这些作品都有共同的优点,包括内容富有深意,概念完整,以及诗作题目取得很好。而缺点方面,郑老师则点评说作品缺乏诗的逻辑,不留线索的跳跃,内容表达太隐晦,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和共鸣。有些作品则是不符合自身经历的创作,以四季的国家为背景,难以让生活在热带国家的我们代入情感。以及文字运用与叙述不佳,太过啰嗦。
(郑羽伦老师点评高中新诗组作品缺点)
初中散文点评方面,李宣春老师赞叹大部分作品文从字顺,清楚表达想法并合理运用意境,错别字少且均跳脱了作文的框架,写出散文的味道。李宣春老师也提出了几项缺点,例如散文与小说的分界不明,且题材重复性高。他希望对散文创作有兴趣的同学一定要坚持创作,不管这一次是否得奖也要继续努力。
(李宣春老师和吴明顺老师分别点评初中散文和高中小说作品)
在高中组微型小说方面,王修捷老师提到这届作品中出现了较多散文化的作品,而希望同学们能够先确立了小说与散文的分界再尝试散文化小说的创作。有些作品在情节铺排不佳,整体故事过于平淡。王老师也提到由于文学奖的字数限制,因此不鼓励利用类中国网络小说、魔法小说与悬疑小说等篇幅较大的题材创作,避免故事情节交代不全。吴明顺老师则针对各个作品提出其中的优劣点,让同学们能够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创作能力。而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则有情节安排松散或缺乏高潮。
(吴明顺老师点评小说优秀作品《破碎的时代:当记忆沉睡时》)
教职员组微型小说方面,李宣春老师赞扬部分作品的题材虽然稀松平常却能够给读者不一样的触动,甚至在情节安排方面相当成熟。而李老师认为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说服读者,把读者带入自己创造的世界里,理解故事中的玄妙之处。他也佩服老师们在繁忙的教学生活中还能够抽出时间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接着到了激动人心的颁奖仪式,本次文学奖为各参赛组别颁发若干份的推荐奖,两份评审奖以及一份首奖。邓老师也提到所有的奖品与奖状将会在2022年开学后颁发给获奖者们。
最终的大合照环节为颁奖典礼画上了完美的句点。希望各位投稿者们无论是否得奖都能够坚持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也鼓励更多的同学们参与文学奖,享受创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