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真(5)李紫綝,初二真(1)陈佳睿 联合报道

本校戏剧组于2021年9月11日以及18日举办了线上读剧小品《偷窥》。本社有幸采访本次读剧小品的制作团队,接受我们本次采访的是戏剧组副主席——廖雯祺学姐。

1)为什么会以《偷窥》为主题?

“偷窥”也代表着窥探人性黑暗的那一面。大家可以看到海报给人一种童话的感觉,其实,原本设计的海报并非这样的。旧版走的是暗色深沉的风格,是有血丝的眼睛从钥匙洞望过来,但鉴于联课处觉得2020至2021年发生了很多负面事情,比如疫情,带给人类很多负能量,因此联课处希望戏剧组可以修改海报,改为比较正能量的风格,让海报少一些恐怖的感觉。但是,由于当时大多数申请以及宣传方面的事物都已敲定,所以我们只得思考如何在保留“偷窥”这个主题的前提下,不至于过于负面。这便是现在的海报的文案“即使深陷黑暗,终有星图璀璨。”的由来了。我们只能透过海报上的钥匙孔看到一丝光,意味着即使我们身边一直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发生,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寻找那微小的光。当你沿着那微小的光继续前进,也许你能收获更多。

2)你们在彩排或录制时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我们这次的小品是采用录播的方式进行的,过程也真的是困难重重。第一就是时间不足,修改剧本、排戏、录制、剪辑、设计海报、预告片等等都需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演员和筹委团都忙得不可开交。 此外,我们有很多演员都是同时饰演几部剧里的角色,而大家录制的时段都很接近,因此很容易在时间上发生冲突,一些演员甚至需要在三四个剧组里“来回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催他们交影片的那一天,其中一个演员是负责出演三四部剧,所以他一放学就开始进组,排到5点休息一会儿,8点又再进另一个剧组,所以团员为了完成这次的演出真的是付出了很多,大家都拼尽了全力。

3)你认为一台读剧需要有什么特点才算好剧?

我们这次的演出不同于以往的舞台表演形式,是以线上形式呈现。那“读剧”,顾名思义就是捧着剧本读,它的难点在于演员很容易照着念,因而少了很多演员之间真实的互动与碰撞,也会出现无法抛掉剧本的枷锁完全将情感投入其中的情况。因此,演员需要有更好的想象力,再通过表达,让观众感受到演员的情感。不仅如此,声音的表现也很重要,尤其是咬字方面,因为读剧基本上没有画面可以看,只能看到一班人围坐在一起读剧本,主要画面的传递就是由演员用声音带给观众的。除此之外,我认为一个好的读剧剧本也是至关重要,因为相比演员的动作,观众会更加专注于听演员正在说的话,所以越有意境的台词往往越加分。

4)《闪耀的星星》谈到死亡课题,对于你们而言死亡是什么?

我想我的想法是和导演一样的。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更坦然地面对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很害怕死亡,害怕哪天死神就会找上门,而《闪耀的星星》里的主角都是清楚知道自己患上了癌症的,但他们却比很多人都活得透彻得多: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件事。对于癌症患者而言,他们的生命早已被框上了一个期限。“当得知自己接下来能活着的天数是有限的时候,你是会很悲观地倒数着那天的来临,还是尽力不让自己留下遗憾,在有限的日子里过得精彩?”,我想这是导演留下的小伏笔和一道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5)请问在这九个小品当中,戏剧组想给观众带出什么含义?

这次小品的题材非常多样,从学生时期会遇到的问题,如:《名次》讨论的“学习成绩”、《风华正茂,恰是正好》讲述的“恋爱”,再到步入社会会遇到的职场问题,譬如话题为性别歧视的《蓝》,抑或是探讨人性、人格心理的《罪恶》、《我们同鲜花同仇敌忾》、《海龟汤》、《Maggi》等等,并在《闪耀的星星》谈论到了死亡,最后用《BACK TO 2020》带大家回顾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虽然题材多样,但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我们也收到了许多观众的回馈,认为题材大多比较单一。对此,这确实是身为“中学戏子”的我们需要去改进的地方,毕竟中学生接触到的东西肯定不比成年人来得多,题材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做的便是多看、多感受。 

6)听闻小品演出结束后你们有举办一个小型颁奖礼,请问可以和我们分享举办这个颁奖礼的用意吗? 

我们有替这个颁奖礼取名为“麦哲伦颁奖典礼”,截至今年已举办了三届。由于当时得知参与演出的团员都希望能够知道自己的演出表现,所以举办这个颁奖礼的目的便是使团员都可以拿到自己的“成绩单”。为了让团员能不和他人比较,而是在自己和自己作比较的情况下进步,起到勉励的作用,我们并没有设置排名,只是将奖项分为五个等级。基本上,今年团员们获得的等级都是在第三至第五级之间,也就是相对而言较好的成绩。

 “麦哲伦颁奖典礼奖项等级

麦哲伦颁奖典礼成绩单

戏剧组团员们一路披荆斩棘,为了完成这场扣人心弦的演出,真的拼尽了全力给观众带来了一部部动人心魄的小品。希望他们能够透过这些经历收获成长及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