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添鸿老师谈“资讯素养”
初二真6 李佳乐 负责报道
(感谢摄影组提供照片)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也逐渐常伴我们身旁,与我们息息相关,而资讯素养似乎也成了一门必修课。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资讯素养及认识其重要性,我校特于3月16日邀请媒体系讲师叶添鸿老师在学校讲堂举办了一场有关资讯素养的讲座。
讲座伊始,叶老师首先给同学们发了一本厚重的笔记本,并让同学们挨个写下自己在网络上看过最恶毒的评论。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他的意思,他将媒体比喻成交通工具,将信息发布者比喻成司机,而司机决定了他要载什么样人也意味着他要发布怎样的讯息。
高副校长(右)与叶添鸿老师(左)的合照
同学们提笔写下自己在网络上看到最恶毒的评论
叶添鸿老师也向同学们展示了现今网络上较为普遍的诈骗帖子、一些因网络暴力而轻生的受害者及各种负面影响。最著名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deepfake(深度伪造),意即用脸部特征或声音去伪造一个人以创造更多的社会恐慌。此外,他也向我们分享了几则曾发生过的事情,那便是“银行成为失联儿童的安全守护点”及“蒲公英的pH值为22”,他表示说这些事是想让同学们明白不一定每个网络资料都是正确的。不仅如此,他也利用了自身的经历去让同学们更好地明白资讯素养的重要性。
叶添鸿老师也称,他对于利用网络散播负面讯息的人感到心情沉重,他以“阿曼达事件”、“tiktok challenge”等等为例子,为大家揭开了如今的网络时代的风气。其中,阿曼达事件是源于一位女孩在被散播了私密照后,被网络上的人抨击,而不堪其辱,选择轻生。Tiktok challenge则是因为人们盲目跟随那些不合理要求而发起的挑战,这也反映了资讯正在逐渐转化为行动。听到这些事情的同学们,无一例外都倒吸了一口气,有甚者对此表示惋惜。
叶添鸿老师向同学们分享真人真事
在讲座的最后,叶添鸿老师也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反思自己是利用网络还是被网络利用的人。此外,他也坦言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而言论自由不代表可以肆意妄为地攻击他人。在结束之前,他也做了最后一件事,那就是拿回那本充满恶毒评论的本子,并向同学们展示一句话和成千上万句话的伤害力的区别。摄影组也为参与此次讲座的同学们与叶老师来了张大合照。
叶添鸿老师念着同学们写下的评论
叶添鸿老师与同学们的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