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小孩之家”发起人共谈宠物关怀

高二文商B 张柔宣报道
(感谢受访者提供照片)

          为了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并提升同学及老师们对于流浪动物的关注,本校于11月18日至22日间举办了“关爱小生命周”系列活动。为了让同学们对本次的系列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有幸邀请到“毛小孩之家”活动筹委团主席,即来自高二理D的陈颖恩同学,与我们共谈宠物关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心中的想法吧!

          陈颖恩同学介绍道,活动名称“毛小孩之家”中的“毛小孩”源自台湾地区民众对猫狗的亲切昵称,她希望通过这一富有亲和力的名称,吸引更多人关注动物保护及福利问题。陈同学表示,尽管此次活动主要聚焦于猫狗等常见宠物,但她希望通过活动广泛倡导关爱所有小生命,无论其外形、大小或种类。她特别强调,使用“小孩”二字,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这些小动物也是我们这个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它们和人类一样,值得珍惜和尊敬,也有着与我们相似的情感需求和生存意义。

(图一:受访者陈颖恩同学)

          陈同学坦言,这是她首次策划如此大规模的活动,因此在筹备过程中面临了许多挑战,特别是在经验和沟通方面。她特别感谢活动副主席、来自高二理C班的许蕙欣同学,在筹备过程中的帮助与支持。尽管两人都是今年的SPM考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但她们认为,为了提高公众对小动物福利的关注,所牺牲的时间是值得的。陈同学还感谢全体筹委成员的热情参与和积极贡献。

          作为“毛小孩之家”活动的主席,陈同学是一位热爱动物的人。在采访中,她分享道,尽管人类与动物无法直接沟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它们的生命价值。她认为,作为拥有强大力量的生命体,我们有责任为这些小动物提供帮助和保护。

          此外,陈同学强调了领养宠物与购买宠物之间的差异。她指出,许多人在购买宠物时,往往忽视了宠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来自商业化繁育的宠物。她提到,许多被购买的宠物,尤其是纯种宠物,其父母在繁育过程中经历了反复的人工交配,这种不人道的繁育模式不仅对宠物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也加剧了动物权益问题。陈同学呼吁公众反思,是否值得仅仅因为宠物的外表“可爱”而支持这种商业化繁育产业。她强调,领养宠物不仅能为流浪动物提供一个温暖的家,还能避免支持那些为了利益而存在虐待动物可能性的商业化繁育机构。

 

(图二:“毛小孩之家”活动的主角Brownie)

          陈同学也指出,许多人在养宠物前并没有充分了解和准备,往往只是因为宠物的外表或行为而感到喜爱,便将其带回家。然而,宠物的“可爱”背后伴随着长期照料、清洁和爱的责任。当这些责任未得到履行时,许多宠物最终被抛弃或遭受不良生活条件。陈同学再次强调,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有感知的存在。如果对待人类的不负责任行为已经被视为违法,为什么我们还可以对虐待动物视而不见呢?

          通过此次“关爱小生命周”活动的筹备与实施,陈颖恩同学和她的团队希望能够提高师生们对宠物领养和动物权益的关注。本次活动不仅呼吁师生们关注小动物的生存状况,更重要的是促使大家深思,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对待动物的责任与义务。他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动物保护的行列中,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温暖与友善。